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从到了美国,特别是考上好的大学后,整个人接触的世界突然大了太多。
4 s9 Z. _+ _- h$ W" o& H 每次看国内的媒体,以及和完全在中国大陆长大的同学聊天,我都感觉这代中国年轻人都有一个虔诚的信仰:房子教。# J: c# }2 z; r
房子在一个美国同龄人的话语和思维中,有5%的比例就已经很大了,大多数人是小于1%的,或者完全不考虑买房的。6 u7 h' N* L" J& [' \' }
并不是因为买不起(在美国一般城市,房子总价约等于5-6年的收入,在大城市约等于10年的收入,比中国年轻人买房容易十倍)。( b9 Z. @4 P# M7 a9 U1 c: o+ y
但即便是这样,很多美国人都觉得,要花5年的收入来买一堆木头水泥砖头?
/ h& o$ C+ C5 n/ V4 @' z 我才不干呢!但是在中国年轻人心里,房子就是命。
) o# C% S9 `; l" {) i" e6 N# c- ] 我现在都觉得真不可思议。
% p- o1 U/ U. i" x
有一位刚从中国来波士顿读书的同学,总是喜欢说自己家里在北京有十几套房。这是真的。: ^' Q4 _2 A. L
但是来得久一点的同学们一般都看不起他。
' `2 X) R6 I) c' b1 j 为什么呢?举一个假想的例子:这就像一个非洲最穷的地方的土著来中国,一开口就是“我家屯了一万袋大米”一样。
4 I8 J6 k/ C7 S% h 中国的社会发展早就过了大面积饿死人的时期,所以家里的米够吃就行了,没有人比谁的大米多。
( ^5 W- D B1 b- l7 w' Q 但是,这位非洲的同学所处的社会,还处在那个发展阶段,所以就觉得大米越多越牛,囤积越来越多的大米就是人生最高追求。% r) j& p# {# ~6 p( m S [4 l
你跟他说房产证比大米高端,他根本理解不了,因为“产权”是基于法制体系的。: R* \1 w- d2 J" @; \5 g4 y) J
如果他的社会连法制基础都还没有建立,那产权这个词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会觉得中国人追求的东西都很虚。3 X8 y6 c3 `, r! _% I
是啊,什么能比大米更刚需呢?和大米相比,什么不虚呢?但是越刚需的东西,其实往往越low。6 g" F- d) f7 l4 y9 ?
同样,在中国,大家还在一种衣食住行,特别是住(房子)和行(车)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所以大家就比谁家砖头多。! ^" H: \/ p* \) f' N
我之前和一个民营企业家聊天,我问她的追求就是多买几套房吗?她说不。, J; {! |3 M( x! }! ^+ `, V
我还以为她开窍了。结果她说,除了住宅还要买商铺...... 我说能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她表示不解。
) }1 N# w* b- j" I' Q. k: `2 d: o 沉默一会,她说还可以买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权赚更多的钱。
2 J$ M3 a) m- L4 C8 z 其实在我看来,她无法理解发达国家年轻人的更高的追求,就像无法理解“房产”这个概念的非洲兄弟一样。8 O8 F2 k1 U9 V. `& h% p
这就像例子中的非洲兄弟说:“我知道你们觉得追求大米low,但是我并不是那种只追求大米的人,我还追求玉米、小麦、馒头。我不只大米要比别人都多,我还要玉米、小麦、馒头都比我周围的人多,这样才算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 t# U* J( F2 u1 i2 z5 L5 M; r1 B% u5 z 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去也是比房比车。整个这个思维的框框,在美国人看来就很村。
7 [* f1 w5 j, K# U9 p: ~* A 就像中国人看那位非洲兄弟一样,不知不觉暴露了自己的国际社会阶层。
8 w/ p, p' d5 H% Z 有人会问,不比房子车子,那这一代的发达国家年轻人都比什么呢?6 D9 G" T/ E9 w4 y# f
我经常试图解释他们追求的东西,但是大陆长大的同学基本都已经无法理解了...或者他们的反应是:“这些东西太虚了,太不刚需了!”这反应和非洲同学多么的相似。
1 S g' L" {6 G0 v) m
那么美国人都追求什么呢?我来讲一讲:9 i2 E4 O2 j; e8 g
这一代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有钱也不比房、车。甚至不比钱。+ c. Y6 ~2 p6 e: T
比如美国年轻人基本不关注扎克伯格的身价,而更关注他的贡献。
$ r9 A0 ]7 D, x' I6 ^ 在美国名校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为做这件事情而挣了多少钱要重要得多得多。而这在中国好像刚好相反。* @* g) p* j2 q$ k% ^6 p
扎克伯格本人对名牌服饰、豪车、多套房产的不屑,在美国年轻富人的圈子里,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极具代表性的。
- ~1 {7 j0 M3 y$ [ 我也认识很多家庭很好的白人,包括名校教授家庭和对冲基金经理家庭,他们的儿子不仅不屑于考虑房子、车子、名牌,甚至连女生的外表都不那么看重,至少不是选女朋友的第一标准。( `, l0 B* h3 H9 m
比如我的一个家境优渥,且长得比较帅的犹太朋友,当我告诉他中国还有很多名校毕业的年轻人结婚时,把房子车子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把女性的外貌当作第一重要的考虑因素时,显得很诧异。
& a! Q: m6 l. @ 他说那至少是美国两代以前(爷爷辈)才有的老旧文化了。9 R3 ]/ K) J8 _8 r. e5 C( c& N' [
川普(我们的爷爷辈)代表的是美国两代以前的传统经济(地产、石油、传统金融等)。他所代表的这部分经济实体,大致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就已经走过了其顶峰。6 E( C+ e) k0 S( s" L
1960年代开始,美国的文化革命就培养了一大批对地产、石油和传统金融(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及对这些行业的老旧文化(穿名牌、买豪车、屯地产、找美女结婚等)不屑甚至抵触的年轻人。这部分人就是我们父辈这一代的美国人。/ W7 F/ f( W, r$ t( i7 | R
从川普成长的时期算起,我们这一代的美国同龄人,已经是美国的第三代了。
) q* A, O. V( e' W3 O 而这一代(第三代)年轻人中富有的阶层(扎克伯格、Larry Page, Drew Houston等为代表)几乎不给川普时代的文化留一点情面,事实上双方在文化上经常对立(我不谈政治)。
. e$ O t; Q0 N. ?* O; L# Q 比如我的某一任前女友(美国出生的华裔),已经连续10年抵制电影院了,此间没有买过一张电影票。2 r+ g) e* E7 v
她认为好莱坞的制片产业和院线产业是上一代人的产业,里面有一些她反对的价值观。
, w5 X7 h% j U3 `! O 我们不要小看扎克伯格公开拒绝穿名牌的行为。
* [+ [( ^2 {8 O! P5 } {$ | 这是带头对一系列老旧产业和老旧文化的抵制。
, _5 e h' r0 k M 也不要小看以他为代表的一众年轻富豪拒绝与没有接受过顶级高等教育的女性(哪怕颜值再高)交往的表现。
# I8 R* h5 i% t7 T( G% S 这不只是年轻富豪和老一代富豪之间的个人偏好的问题,更是新旧世界的文化更替的一个体现。
0 p% v4 G7 Y" S+ L3 j6 W# ^! D% H 现在看来,新文化在美国年轻人,特别是名校年轻人中,已经占了绝对主流。% F: N" a( o- ?" h( u
而刚到美国去的中国学生,就显得很异类。其中不少还拿着豪车和房产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真的是给我们丢脸。
; `3 q) G& c4 B" B3 _9 Y- W 就像一个从非洲(不好意思又因为举例需要黑了非洲)农业社会来的哥们,带了一张照片来现在的中国,见人就指着照片说,你看我家有多少把锄头。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 K2 S/ D4 v' K& _& T& r1 H 我们前面讲的,在美国年轻人的价值观中,“你所做的事情,比你因此赚的钱要重要得多”这句话怎么理解呢?9 K. V! c# |- Q* ?
我想给大家看一段最近在北美一名校家长群引起共鸣的文字。
. G6 {8 | A9 p
大家可以品味一下小儿子Richard说的那句话,中美名校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的差别,好像都凝聚在此了。
. U' |* e- C' W6 h 最后,我们这篇文章不是讨论“买房”好不好。5 }- x2 m7 V( a; o
从没有房产到拥有一套自住的房产,对于每个中国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进步!但是,我们这里并没有讨论这个问题。
z& Q' g1 O) t/ C5 k 我们是在回答题主的问题“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是在讨论“有很多套房”的情况。+ X7 n9 P7 f- d: b7 [! L8 h* M
我们的结论是:这群家里有很多套房的小孩,并不厉害,也不一定有光明的前途。7 K8 H0 Z$ L4 v+ H. C7 N
第一,家里除了房子,没有其他别的重要资产和事业的小孩,哪怕在一线城市有十几套房子,他们中大多数(虽然不是所有),是没有自己的事业的,有的甚至一事无成。
- w* J( e' r h1 F& y6 y 他们今后也几乎无法开创事业,因为成就事业是需要动力的。这就是为什么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最好的国家,进入工业时代后,大都成为了最穷或者次穷的,比如南美的一些国家。' `* ~+ c/ W1 I( f
这个在历史地理学里叫做“资源陷阱”。
. \) ]% K" z+ w$ R5 S0 z# ^ 第二,拿房子跟人比其实是一种落后文化的体现。
! d' v* V3 S* t! N; E3 } 开口闭口就“我家在北京有XX套房”的人,其实在国外大家都看不起的。 t4 ]* h# h! h6 l! n
第三,房子真不是什么好资产,而且在社会中很不安全。
$ d+ X! t! [' j; a+ Q8 m+ w/ j 有渠道的人都diversify了,只剩没有任何渠道和背景的只有傻持着房产。% x* D* z/ B" P$ |& I6 }7 F' I
所以同样有很多套房,看房子占其整个人的事业、资产、收入的比例。
2 y) ~& M3 j( e- b1 t" U 占比很高的,一般其实是中国的底层。越靠近中心,钱越不值钱。房子就更不提了。
" z$ _' m2 r* Z% z 现在中国人觉得有很多套房的人特别厉害,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那么厉害,只是大家处在这个历史阶段,思维被房产这个概念束缚了而已。
/ |" {5 j6 Z: r F: e$ ^ 过了这个阶段,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房产了。就像我们已经过了饿肚子的阶段了,就不会觉得家里放 10 袋大米的人比家里放 1 袋大米的人厉害多少一样。
' L( R% d5 j0 L7 i& \8 `/ y
加一个对比。美国其实并不算特别发达(按均值算)。; S+ Q; Y* R9 T1 p/ |& \
拿美国做对比还不够彻底,如果我们把人均收入更高,社会发展更厚实的北欧加入这个对比,就非常明显了。0 w; d/ d, i/ }0 {
北欧人极度看不起比钱、比房产、比资产的人。
. W6 p! d7 E6 y/ Q- }$ {5 A; V 在北欧,对于所有人(包括失业的、存款为负的),衣食住行、教育(甚至教育公平)几乎完全、无条件地解决了。
$ Y! i; t1 k9 |. ^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社会,比如开汽车容易被骑自行车的鄙视(因为不环保),所以北欧上班开车的越来越少。
6 u" k& k& { N" `# G. J/ e 钱、资产,真的是够用了就行。就像我们不饿肚子了,家里的米就是“够用就行”。2 }7 U& R; x4 g$ ^( p2 s% q. o! X
一个国家的人民长期不缺衣食住行了,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够用就行,包括钱。
( z H% p; V. Y9 y+ t! n1 ~9 F& N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信仰的“房子教”,会彻彻底底给这代人打下烙印,直到他们去世,都解脱不了。# h% D; r4 i% V5 _. u/ J
二、三十年后,我们会被我们的子女吐槽。就像经历过赤贫人生的暴发户,喜欢点一桌子吃不完的菜来显摆。7 G* M: O+ q& T. m8 q
同样的,持有多个房产并自鸣得意的人,在未来也是会被下一代人看不起的。% i& C( e. O2 ]' w
其实不用等到下一代,这一代有长期海外经历,且有点文化的人,比如高晓松,已经很看不起这样的人了。$ q0 ]3 N0 k( k* `# K+ N. M. J
当国家这波产业升级的政策逐渐落实以后,我们这代年轻人对房产的执念,在今后的年轻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i, @1 I* x+ ]" g
3 t" W5 l9 B' h$ m" w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94252-1-1.html 谢谢 |